长期血透患者通常需要通过血管吻合手术,在手臂皮肤下将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连接起来,形成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可谓血透患者的“生命通道”。如果内瘘的血管出现问题,无法再保障有效透析,怎么办?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肾内科为一位尿毒症患者开展了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手术,这一突破性的治疗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管通路维护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标志着南科大医院肾内科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维护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南山区处于领先水平。
据介绍,吴先生(化名)是一位饱受尿毒症困扰的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长达3年。此前,吴先生因内瘘血流量不足,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先后接受7次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及内瘘溶栓术。在最近一个月的透析过程中,吴先生再次遭遇血流量不足,无法实现有效透析。
南科大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专业团队通过床旁B超评估发现,吴先生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流出道头静脉存在多处狭窄及闭塞,且血管内膜增生明显,这是此前经历了7次手术的结果。经过深入讨论,该团队决定采取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结合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为吴先生的内瘘建立更多的回流通道和穿刺点。
肾内科副主任郝建兵为吴先生成功实施了该手术。术后,吴先生的内瘘功能得到了恢复。
据郝建兵介绍,动静脉内瘘是通过将一条动脉和旁边的静脉直接连接起来,从而增加静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壁的厚度,使其更适合反复穿刺。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的血管都适合直接创建内瘘,比如血管太细、太脆弱或之前的内瘘失败了。在患者自体血管条件欠佳及血管资源匮乏时,则需要使用人工血管转流术。医生会在患者的身体里放置一条人工血管,通常是一种特殊的塑料管,连接一条动脉和一条静脉。这条人工血管起到桥梁的作用,允许血液从动脉流入静脉,从而达到内瘘的效果。
责任编辑:刘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