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商丘疾控工作的小编接到朋友发来的信息:听说“艾滋病疫苗”马上进入市场了,可以和预防天花、脊髓灰质炎、乙肝、流感一样,接种疫苗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不用害怕感染艾滋病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真有这么好的效果吗?
图源:网络
今天,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朋友口中所谓的“艾滋病疫苗”来那卡帕韦(Lenacapavir)。
图源:网络
在艾滋病日常防治工作中,暴露后预防措施是指高危人群发生高度危险(没有保护的同性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后采取的口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降低感染艾滋病风险。
一般来说,发生高危行为后,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越早、效果越好,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如果能在24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阻断率基本能达到100%,口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预防HIV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但需要连续服用28天,如果服用不规律,功效会大大降低。
相比于传统的口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求询者口中的“疫苗”来那卡帕韦(Lenacapavir)采取的方式为注射而非口服,只要一年注射两次,不需要每次高危行为后都要通过连续口服28天抗病毒药物的方式阻断艾滋病传播,注射剂的依从性明显高于每日口服药物,似乎比起口服药物更便捷、更省心。
最近有吉利德公司资助的一项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每年注射两次来那卡帕韦(Lenacapavir)可将HIV感染风险降低96%,注射效果优于每日口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研究结果发表在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种注射剂的疗效几乎达到了100%;第三阶段临床实验已经完成并提交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议,有望在2025年获得商业批准。
图源:网络
但真的如求询者说的那样,可以在一年注射两次来那卡帕韦(Lenacapavir)后就一劳永逸了吗?恐怕不是那么回事儿。
首先,目前来那卡帕韦(Lenacapavir)的价格高达每人每年44819美元,按照当前的汇率,约为326730元人民币。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即便未来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并降价至更为亲民的水平,也需待到专利保护期结束后,即2038年之后。
图源:网络
其次,在实验中,用来那卡帕韦组的实验组2179人中仍有2人感染了HIV,这意味着其并非绝对安全,存在一定的阻断失败风险。因此,我们不能过度解读其疗效,更不能将其视为万能的保护伞。
最后,想强调的是,无论是口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还是注射来那卡帕韦,都不如从根本上避免高危行为来得更为安全有效。远离无保护的性行为等高风险行为,才是预防艾滋病的最佳途径。
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对于那些处于高危风险中的人群,我们应鼓励他们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商丘疾控中心 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科 刘 冰
责任编辑:刘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