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怎样吃更健康?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美华
2024-02-23 16:32:58
0

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吃元宵是重要的节日习俗之一。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人爱吃元宵,南方人爱吃汤圆,两者都寓意团圆、幸福、美满。然而,元宵和汤圆个头虽小,所含的能量却不低,到底怎么吃才更健康?

“汤圆和元宵是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它们体积小、热量高,因此,不宜把元宵、汤圆当作主食大量食用,应以‘品’为主,尝尝即可。”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教授范志红介绍,糯米本身不易消化,再加上高糖、高油的馅料,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因此胃酸过多和胃动力不足的人不宜多吃元宵或汤圆。

“需要注意的是,元宵和汤圆的升糖指数特别高。”范志红介绍,无论是白糯米、黑糯米、黏小米、大黄米,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其升糖指数比白糖还高,堪比葡萄糖。特别是糯米+糖+脂肪组合而成的元宵或汤圆,更应控制其摄入量。食用元宵或汤圆前,可先吃些蔬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市场上有很多无糖元宵或汤圆宣称不含糖、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对此,范志红表示,所谓的无糖食品通常指的只是没有蔗糖,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油脂的含量并没有减少,因此,无糖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血糖反应低,糖尿病患者、有胆囊疾病或慢性胰腺炎的人群、肥胖或高血脂人群都不宜多吃元宵或汤圆。此外,刚煮熟的元宵或汤圆温度很高,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发生烫伤,切记缓慢、小口,细嚼慢咽,以免给胃增加负担。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一次吃几个元宵或汤圆比较适合?“元宵、汤圆有大有小,馅料也各不相同,一次吃多少不能一概而论。”范志红表示,常规大小的元宵或汤圆,建议一般人群一次食用不超过3个,并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入。

“今年有很多主打杂粮的汤圆,例如加入高粱米、大黄米、燕麦或红小豆等。全谷杂粮营养价值较高,但关键在含量。买杂粮汤圆时,要细看食物成分表中的杂粮含量。有的产品杂粮含量只有1%、2%,有的更低,这样的含量很难起到实际的营养改善效果。”范志红表示,有的汤圆大黄米含量超过一半,营养价值会有效提升,但大黄米属于糯性食物,与糯米类似,血糖反应也比较高。因此,高血糖、高血脂人士及胆囊疾病患者仍然需要限量食用。

范志红表示,元宵和汤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想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的人群来说,节日里可以适当少量食用,只要有节制、不贪吃、吃得合理,就能在健康的基础上为幸福生活添彩。

责任编辑:刘东丽

相关内容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5...
每个地市至少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
2025-01-01 19:40:45
卫生健康对口援藏30年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29日围绕“卫生健康对口援藏30周年”主题召开发布会...
2024-11-30 23:07:25
第三届河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网...
11月15日,第三届河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在郑州开幕。
2024-11-17 10:07:37
河南:传承中医药文化 用心...
近年来,南阳市持续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围绕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
2024-11-13 11:13:16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开展健...
近日,济南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工会在龙奥大厦组织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展...
2024-11-12 19:14:36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学习...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1月5日(周二)15:00,在重庆市雾都宾馆一楼...
2024-11-08 12:31:14

热门资讯

处暑养生 如何应对“秋老虎” 处暑时节昼热夜凉,午后高温暴晒的天气就像老虎一样蛮横霸道,俗称“秋老虎”
腘绳肌的紧张可能是引发下背痛的... 下背痛是现代社会中非常普遍的问题,影响着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据估计,约8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经...
盛夏季节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当心 心血管病患者要积极预防急性心梗等心血管病意外发生。
儿童与诺如病毒:预防与应对策略 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感染诺如病毒后,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有没有特别需要注...
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熏洗疗法 中药熏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是在中医理疗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处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
久坐腰痛 两个动作“激活”肌群 在一个地方久坐不起,时间一长,很可能出现下肢无力、腰酸背痛等现象。对此,康复科专家来支招。
少吃盐、吃好盐、“慧”吃盐 每日摄入盐总量不超过5克,巧妙烹饪少用盐,看标签,选食品,少外卖,回家吃。
它比吃糖更让人上瘾,比喝油更让... 当“糖”遇到“脂肪”,这类“糖+油”的糖油混合物不仅热量高,而且更容易让人“上瘾”,一吃就很难停下来...
假期结束踏归途,这份健康提示请...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返程后应密切关注个人健康,克服节后综合征。返程后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根据病情及...
女演员突发疾病离世,年仅19岁... 目前医学还无法彻底治愈皮肌炎,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积极配合专业医生接受规范治疗,患者病情能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