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会引起身体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眼部重要并发症,也是导致出现新型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有关,病变早期,患者眼睛无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以下症状:
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为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看东西出现重影;出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蛛网;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比以前明显缩小;视物不清,如隔云烟;视物有闪光感。
病变持续加重的结果是:眼底出血—机化物形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黄斑移位—视网膜裂孔形成—失明。
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措施。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后发现,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患病20年后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为100%,而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要少很多。要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是常见的,对视力的影响是严重的,且在视力正常时已经发生了并发症,但只要做到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因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而引起的失明。因此,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
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要对眼睛做全面检查(特别是眼底检查),以后每年复查1次。对已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每年复查数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有
激光治疗。激光可直接凝固封闭眼底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和有渗出的毛细血管,制止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水肿,而且不影响黄斑的功能。但患者每年需做激光补充治疗,以封闭初发的新生血管。
玻璃体切割手术。该手术适用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手术将玻璃体内机化物切除,防止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同时完成视网膜光凝,阻止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能够恢复部分视力。
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伴微血栓的形成所致,可采用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
责任编辑:刘东丽